盡管全球經濟不確定,但世界頂級國際貨運代理仍然擁有豐富的機會,新的地理區域覆蓋和增值,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托運需求。市場的這種樂觀主義可以歸因于消息,美國貿易赤字在過去的夏天將大約22%收窄到342億美元,在春天接近10%之后。IHS Global Insight高級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說,預期收窄,但幅度不大。“由于商品和服務出口的強勁增長,6月,7月和8月大部分地區的出口總額大幅增2.2%,”他說。Draco補充說,工業用品在強勁的燃料和石油產品出口上有一個偉大的季節,而資本產品受益于強大的飛機 - 一個易變的類別 - 固體電信設備,計算機和半導體出口。“消費品也有一個良好的夏天,在春天表現不佳后強勁反彈,”德拉科說。“與此同時,汽車出口下降,強勁增長。

根據IHS數據,今年夏天,進口下滑了2.5% - 或58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的進口下降是由于春季大幅增加后石油進口費用的預期下降。非石油進口也在兩個強勁的月份后全面下降。消費品導致手機進口急劇下降,而非石油工業用品和汽車進口也下降。經濟學家表示,第三季度對外貿易對實際GDP增長的貢獻可能從0.8個百分點下降到小幅提升約0.2個百分點。然而,貨運代理應該注意到,這個潮汐不是一個將提升所有船只的潮汐。運輸智能(Ti)是一家位于倫敦的物流研究和咨詢集團,最近發表了一份報告,揭示了全球貨運需求轉變,空運和海運貨運市場之間日益分散的程度。
海運優勢
雖然整體貨運代理市場在2012年增長了3.1%,達到1258.5億美元,但Ti的新研究表明,這個數字是誤導性的,因為正增長完全歸功于海運部門。報告發現,盡管2012年海運貨運市場增長了11.5%,達到632.3億美元,但是航空貨運市場下降了4.2%,達到626.2億美元,這是由于產能過剩,燃料價格上漲和其他運營成本造成的。這導致許多托運人選擇替代方法運輸他們的貨物。然而,Ti報告的主要作者Cathy Roberson提出了一個謹慎的話。“盡管在2012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但海運貨運市場仍然容易受到長期產能過剩和不穩定利率的影響,”她說。“貨運公司從2012年經歷的模式轉變中受益,但如果這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可能會有嚴重的問題。Roberson說,盡管2012年航空貨運市場疲弱,但航空公司正在全球淘汰其能力。“如果它希望繼續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海運部門不應繼續忽視這些問題,”羅伯森補充說。亞太地區占據了最大的貨運市場,占有32%的份額,Ti預計亞洲將在2016年之前占據市場的37%的份額。雖然其經濟仍然嚴重依賴出口,但國內需求正在增長,亞洲服務越來越受到追捧。
預計這將對歐洲市場特別有害,因為目前是歐洲市場的第二大市場,由于其持續的經濟問題,2013年將從31%下降到26%。由于新的市場動態,空運和海運部門采取了對比的戰略重點,以增加數量和盈利能力。由于模式轉換,空運部門的數量大幅減少,因此,貨運代理商很難填補飛機。因此,該行業的貨運公司開始關注高利潤商品,如藥品和其他溫度控制的商品。相反,蒂姆指出,海運貨運代理正在擴大其小于集裝箱裝載(LCL)的產品,特別是在亞太貿易航線。該服務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靈活性,并改進了全集裝箱裝載(FCL)服務的運輸時間。運輸公司還開發了快速多模式產品,例如海運和公路運輸,以提供門到門服務以及降低成本的空中和海上聯合服務,并且仍然提供更快的空中運輸時間。
復蘇空氣
Ti的新研究表明,整個貨運市場將在2012年和2016年之間增長6.8%。“雖然我們預計海運貨物市場發展更快,我們還預計空運貨運市場將恢復過來五年,因為轉移貿易通道導致新興市場的新機會,“羅伯森補充說。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莫尼卡的一家行業研究公司IBISWorld的分析師認為,全球航空貨運業正在復蘇。IBISWorld行業分析師Lauren Setar說:“航空貨運對國際貿易至關重要,給予一定程度的需求穩定性。“因此,到2013年的五年中,航空貨運業的收入預計年增長率為2.1%,達到754億美元。貿易分析人士指出,在2008和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期間,全球對貨物和服務的需求減弱。這種低需求導致制造業巨頭(如中國)的生產活動下降,以及商品交易量下降。總體而言,由于2009年經濟形勢不佳,對空運的需求大幅下降。因此,航空貨運收入在今年驟降24.6%。“然而,世界各地的公司在2010年補充了他們的庫存,導致貨物需求急劇增加,使得收入和利潤率反彈,”Setar說。“由于貨運量增加和價格上漲,該行業已經恢復到更可持續的增長率,其中2013年預計增長2.9%。”華盛頓特區空中交易商協會的執行董事布蘭登·弗里德承認,由于全球需求減少,許多傳統采購國的制造業活動有所減少,貨運代理人通過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滿足托運人預算,同時維持他們的客戶期限承諾。“這使得海運貨物運輸速度更慢,成本更低,這是可以理解的。”Fried說。“與往常一樣,貨運代理多式聯運業務模式正在應對經濟帶動的市場變化。正如分析家所指出的,許多航空公司為應對貨運部門減少的需求而減少了能力。許多客運航空公司,包括位于美國的所有客機,由于其高成本和引入能夠滿足當前貨物需求的新的更大飛機,不再飛行貨機。
“許多人認為,轉向海運是嚴格的基于財政節約的決定,但這并不總是這樣,”弗里德說。“從空氣變為海洋也可能是需求和庫存空間限制的一個功能,客戶依賴船只作為虛擬倉庫在到達時不斷供應配送中心Fried認為海運的“上升”是一個很好的跡象,表明經濟正在緩慢地顯示出改善的跡象。隨著需求的增加,Fried認為貨運代理將通過將更多貨物轉移到空運來做出反應。前25名:誰在先?除了顆粒模態觀察,分析師認為大型貨運公司將繼續沿著。他們說,動量顯然在他們身邊。
第三方國際貨代(3PL)服務分析公司Armstrong&Associates的總裁Evan Armstrong說,沒有人會驚訝,DHL供應鏈(DSC)今年再次領跑前25名貨運代理商名單。他說,該公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和合同物流商。
Armstrong說:“DHL全球貨運(DGF)通過收購像Danzas這樣備受尊敬的公司而成長。“DHL和Danzas在歐洲和亞洲有強大的分支機構,目前擁有31家全球運營商合作伙伴,在眾多貿易通道和超過330個網關設施上有81個合同。這種操作范圍允許其客戶更容易地調整其供應商供應鏈。